18禁警告
本頁面涉及成人內容,您必須年滿18歲才能瀏覽。
返回首頁
進入

歷經2年打造!《地球隊好麻吉》 讓世界看見台灣囡仔

《地球隊好麻吉》由德國慕尼黑兒少影展發起、橫跨全球24國共同製作。(圖/公視+提供)
《地球隊好麻吉》由德國慕尼黑兒少影展發起、橫跨全球24國共同製作。(圖/公視+提供)

本屆2025台灣國際兒童影展,強勢主打台灣與多國合作的幼兒實境節目《地球隊好麻吉》,由德國慕尼黑兒少影展發起、橫跨全球24國共同製作,首季內容歷時兩年完成,率先於台灣首播五集,堪稱兒少影視製作的全新里程碑

節目透過孩子的眼睛重新認識自然與地球,實踐全球視野與在地文化的共融。更難得的是,德國團隊選中台灣動畫導演郭浚明操刀整體動畫設計,台灣製作人郭菀玲同時也是本屆影展策展人,她展現強大的企圖心:「不只讓台灣幼兒看見世界,也讓全世界看到『台灣囡仔』!」她更透露製作《地球隊好麻吉》必須克服五大難題,從跨越語言與時區的全球製作規模、以兒童為主角進行高難度實境拍攝、克服文化落差的台德合作挑戰、到如何兼顧在地特色與國際視角,再到適齡又具啟發性的幼兒敘事形式設計,整體製作過程歷經層層考驗,終於讓節目如期誕生。

此節目為公視攜手德國等20多個國家打造的國際級企劃,同時也面臨極高的製作難度。負責台灣製作的郭菀玲表示:「這是一次真正全球性的合作,每集都有四個不同國家參與,第一季10集共24國加入,雖然每集時間不長,但溝通、協調加上拍攝就歷時兩年。」台灣身為首波拍攝國家,初期不斷摸索調整,溝通時更需要克服語言隔閡、時區差異與文化理解落差,「跨時區線上會議、跨文化合作、孩子的反應,什麼都無法預測,但正因如此,畫面才會那麼真實和有趣。」

《地球隊好麻吉》企圖透過節目讓台灣的孩子被世界看見。(圖/公視+提供)
《地球隊好麻吉》企圖透過節目讓台灣的孩子被世界看見。(圖/公視+提供)

除了跨國合作的挑戰,更困難的是以「孩子為主體」拍攝,節目堅持由兒童出發,保留孩子反應與視角,公視台語台拍攝「花」的單元時,攝影師必須蹲在合適角落,等待孩子主動與花互動,從嗅聞到觀察到展露表情,僅兩三分鐘畫面往往耗上一整天,「孩子的節奏與成人不同,我們必須蹲下來,從他們的高度重新看世界。」郭菀玲強調:「孩子不是表演者,而是這個節目的靈魂,我們所做的,是等待、傾聽與陪伴。」

郭菀玲談到《地球隊好麻吉》的核心理念,:「我們希望孩子不是被教導『要做什麼』,而是能先感受世界、好奇世界,進而採取行動。」其中一集在蒙古雪地拍攝孩子牽著羊群牧羊的畫面,令團隊成員看完幾乎感動落淚,相信台灣孩子也會因此對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感到好奇;另外在空氣單元中,則記錄下孩子如何透過呼吸與松果水感受環境清新與空氣變化,呈現了極具生命力的真實體驗,「有些畫面大人看了都會想哭,因為孩子的純粹和環境的真實,會讓我們重新看見自己。」

除了《地球隊好麻吉》搶先上架外,本屆2025台灣國際兒童影展還精選多部具備環境教育、多元文化的國內外佳作共32部作品,包含「韓國富川國際動畫影展」中得獎的比利時動畫長片《喜馬拉雅之花》、斯洛伐克、捷克合製的當地國民級動畫《奇蹟花園》,《拒絕起立的女孩》則描寫來自加拿大的15歲原住民少女,勇敢對抗體制,喚起觀眾對文化認同與多元價值的深刻關注。台灣作品《下課花路米》新一季找來演員林哲熹、温貞菱等人探索全球極地氣候、了解氣候變遷;《大耳怪玩音樂》是為0至2歲寶寶設計的音樂律動節目,讓幼兒培養感知力;長片《愛麗絲網遊仙境》則瞄準青少年,融合數位科技與幻想冒險,描寫女孩闖入虛擬世界的奇幻歷程,探索自我與真實之間的界線,每一部作品都以孩子的語言出發,在暑假為孩子們帶來啟發!

Live直播
#女孩好野 記者會Live/玉琳哥教南珉貞台語?!啦啦隊女神夢幻聯動|林襄 Yuri 一粒 南珉貞
廣告 - 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