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免疫治療|東森娛樂

搜尋 免疫治療 的結果 │ 共找到 14

陳文茜生日前夕成功保住腦袋!「切除腦腫瘤」親曝嚴重副作用

親曝嚴重副作用。主持人陳文茜罹患黑色素癌,先前完成第二次免疫治療後返家休養,隨後在過年發現心跳過快,因此又發現了心肌炎,病痛纏身還是積極治療的她,22日錄影當天迎接生日,節目組也特地替她慶生,而陳文茜也公布好消息,原本飽受癌症折磨得她,透過「光子刀」手術,順利切除一顆新發現腦腫瘤,讓她不禁在社群上開玩笑說:「我保住了我的腦袋!」即使隨之而來的類腦膜炎副作用,讓她只要移動就會頭痛,但陳文茜依舊保持樂觀,並藉由生日機會,許下願望,希望所有觀看節目的人都能珍惜健康,並在健康時勇敢追夢。陳文茜由於受到類腦膜炎副作用......
03-23 13:42

3次免疫療法續命!陳文茜突認「超出控制」最新病況曝

最新病況曝。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罹患黑色素癌,先前完成第二次免疫治療後返家休養,沒想到過年期間心跳每分鐘120下以上,回診時被診斷出心肌炎,因此立即住院治療,隨後在醫師及護士的陪伴下仍持續工作。未料今「12」日她突發文表示,「都超出我的控制」。陳文茜以「免疫療法的奇幻旅程」為題發文,「疾病的深情有人抵抗不了的冷酷,算計和殘忍。」認為疾病對她的身體「深情款款」,雖然離死亡只需要一枚正中要害的子彈,「但它至今沒有射中我的要害」。。陳文茜認為和疾病之間沒有「突然」這件事,「他想好了來,他想清楚了就會走。他走或者留,都......
02-12 20:40

陳文茜二度免疫治療!出院「暴瘦一圈」嘆:不執著生死

陳文茜二度免疫治療!出院「暴瘦一圈」嘆:不執著生死 ... 陳文茜二度免疫治療!出院「暴瘦一圈」嘆:不執著生死。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身體健康亮紅燈,2024年確診黑色素癌「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惡性皮膚癌」第4期,日前住院進行第二次免疫治療,目前已經回家休養;今「22」日她更新臉書貼文,分享治療過程的種種副作用,令她身心煎熬、整個人瘦了一大圈:「人生什麼事都不要過度執著,包括生死。」陳文茜歷經第二次免疫治療,提到藥物對她身體造成的影響:「藥物誘發皮膚嚴重攻擊。夜裡一直擦著類固醇,或請特別護士以冷水擦拭,吃了3種......
01-22 19:25

2024年罹癌藝人回顧呼籲一定要做這件事

鏡才得知罹癌的消息。陳文茜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在2019年被診斷出肺腺癌,沒想到2024年癌症復發,還是黑色素癌第四期,擴散到多個器官,原本打算赴美治療,不過因為病程進展太快,最後多方評估下,決定入院台大進行免疫治療,並暫時宣布告別主持19年又四個月的節目「文茜的世界周報」,不過她也正面喊話,「我會回來!不會是句點。」方文琳女星方文琳在2024年6月做健康檢查時,發現癌症指數高達9.8,切片報告出來後,發現是食道癌0期,腫瘤面積10公分,立即做切除手術,也不需要化療,現在只要定期追蹤就好,事後她公開露面時,也呼......
01-21 20:54

陳文茜黑色素癌二度住院!嘆「副作用未痊癒」病況曝光

陳文茜今日在臉書發文,透露今日住院治療黑色素癌:「今天入院,選擇川普就職日進行第二次免疫治療,上次治療副作用尚未痊癒,心中忐忑;昨日傍晚,陽明山的夕陽如夢如幻,立即丟了心慌。」。陳文茜語重心長的說:「不要虛擲你的青春時代、黃金時代、中年時代,任何時刻都不要去傾聽枯燥乏味的東西,尤其不要設法挽留無望的失敗,不要把你的生命獻給無知、平庸和低俗。活著,把你寶貴的內在生命活出來,什麼都別錯過。」陳文茜先前提到,經歷了長達1年的免疫治療後,開始出現手腳裂開、汗皰疹的副作用,因此稱免疫治療的療程為「恐怖情人」:「你是我......
01-20 21:40

陳文茜罹黑色素癌末期被立遺囑搞暈…轉念了

罹患死亡率極高的黑色素癌,已是四期還擴散多個器官,目前她在台大醫院進行免疫治療。陳文茜昨「2」日發文表示,自己曾想過要立遺囑,但一看完立遺囑的規範後,她直呼「我決定好好活著。」陳文茜昨日發文表示,自己對未來,沒有過度歇斯底里的悲觀,也沒有必打敗疾病被上帝垂憐醫治的僥倖之心,除了隨緣自在面對病況,曾往理性方面思考,要預立遺囑,尤其是為了毛小孩,以及她想捐贈的慈善機構。。不過,陳文茜透露當自己看完遺囑規定時,差點沒有暈倒,「活人都可以被整暈!」她列出五點表示,首先遺囑不能打字,要手寫。共兩份,必須複寫不得影印,......
01-03 11:08

陳文茜罹癌認「病程進展太快」親揭最後錄影時間

茜坦言,由於病程進展太快,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醫院的醫師向她表示要立即治療,還強調3次要儘快接受「免疫治療「Immut Therapy」」,且只有免疫治療才能控制她的病情,「不要再找Second Opinion「第二意見」,不要害怕,她CrossFinger「手指交叉」打包票,尤其不能再拖延時間」。陳文茜選擇在台灣接受治療,除了美國醫師一致認可台大癌醫院長的專業,其他免疫疾病也不會與免疫治療有所衝突,再加上自己的黑色素癌早已經存在,「但數量小,被忽略了,現在只是被誘發」,所以沒有到美國的絕對必要,尤其半途回台灣......
12-28 23:04

陳文茜肺腺癌復發!肝臟也長3腫瘤只求靜心走完病程

醇使用者,要每年固定以MRI追蹤檢查,「希望你們都可以比我更健康」。而陳文茜也在6日晚間公布,自己肺腺癌復發確定,肝臟三個腫瘤兩個惡性,一個水泡,「我突然很高興自己的腦部疾病,已經將我的身體摧殘成只剩三條可使用的主靜脈,摧殘成不能接受化療、免疫治療的患者。這使我直接跳過一些身體的痛苦,接受比較溫和的標靶治療及質子治療。它使我不必為了延長生命,失去最後旅程的怡然自在。」陳文茜也期望自己能靜心的走完這段病程。。......
12-06 23:23

汪建民罹肺腺癌病逝台大癌醫院長:不抽菸肺癌成常態

菸30年,且仍在抽菸或戒菸未滿15年的民眾。此外,楊志新解釋,目前肺腺癌的5年存活率約為10%,但也有患者在治療後能存活超過5年。因此他強調,罹患肺癌後不應輕易喪志,免疫治療可以為符合特定條件的患者提供治療機會。提醒民眾,平時應多注意自身肺部的健康,若身體有發出警訊,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,找出原因及早診治,以免耽誤病情。。......
10-09 18:32

居原田麗罹子宮頸癌「抗癌四年」不敵病魔享年42歲

,癌細胞又轉移至骨頭3處,這讓她當下聽後,感到相當訝異,「哦,認真的嗎?骨頭?」雖然如此,居原田麗依舊未放棄,「我正在計劃抗癌藥物和免疫治療,但我會和我的醫生討論是否也包括放射治療會更好。」可以感受出,居原田麗面對癌細胞不斷轉移一事,仍無畏病魔,一心努力想對抗它。。沒想到,本月10日,居原田麗的丈夫於部落格中代筆寫道,「我的妻子居原田麗過世了」,並表示,當時妻子得知罹患子宮頸癌後,便在醫院向他哭著道歉。而居原田麗這舉動讓身為丈夫的他,看了相當不捨,「明明自己是最難受的人,卻說這樣的話,是很溫柔的女性。」其中......
01-12 11:16

席琳狄翁患「百萬分之一」罕見疾病哽咽宣布明年演出全取消

」,這是每百萬人僅有1人會罹患的罕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。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衛教資訊,其主要症狀為軀幹及近端肢體僵硬、緊縮,尤好發於腹部與下背部的肌肉,行走、活動都會受限。至於治療方式,有些藥物可以改善患者軀幹及肢體僵硬的情形,但基於其自體免疫失調的機制,施以免疫治療藥物或使用血漿置換術、注射免疫球蛋白製劑,也能改善病情。延伸閱讀清晨最低13.2度!3縣市大雨特報 下週強冷空氣「低溫探12度」「再婚黑底爆不停」廖科溢道歉卻點名「她」要付出代價 美女律師看傻:不要放渣男出來除了公平還是公平!陽明辦「讓子彈飛」台詞......
12-09 09:06

朱芯儀乳癌「剩12次標靶藥物」回診結果曝光

散,便健康的活到85歲,死因是心臟衰竭,最有福氣的自然死亡。她說,很可惜在化療期間沒辦法好好陪伴外婆,希望大家都可以不留遺憾,把握相處時光。延伸閱讀三陰性乳癌別驚慌!免疫治療助攻,高風險早期也有機會近日,在體力逐漸恢復的狀況下,朱芯儀透露,已經預計暑假後開始工作,也會拍攝新的YouTube影片,如果遇到她,無論是醫院還是路上,都歡迎來打招呼,「鼓勵是最有力量的語言,我很好,希望大家也要很好,往好的路上前進。」此外,朱芯儀也分享,她在回診期間遇到貼心病友偷偷塞給她的紙條,內容寫著,「謝謝你,因為你讓我不再鴕鳥......
08-11 12:07

男星不菸不酒罹患「肺癌第4期」癌細胞轉移痛哭:我撐不住了

陳積榮表示,1月初發現右手肩膀開始疼痛,運動能力出現限制,因此決定接受細胞免疫治療,未料癌細胞擴散實在太快,已經跑到右手,雖然做了電療後情況得以控制,但受損的地方仍需要時間恢復,每月更要打骨針、吃鈣片來防止骨頭脆弱。只不過病情沒有變樂觀,陳積榮透露,之後發現自己開始咳血,覺得一直有硬物堵著,檢查後,原來是腫瘤變大,「醫生建議轉用第三代標靶藥,讓腫瘤自行萎縮,但每個月費用4萬元「約新台幣14.5萬元」,又要等政府確定第一代標靶藥物對我無效,才能請款,壓力真的很大。」陳積榮邊說邊哭,「其實第三代標靶藥的副作用很......
03-12 14:38

4歲兒過敏全身紅…媽崩潰!林彥君:爸爸呢?

他可以快一點,提早把他兒子的免疫問題治療好,但是醫生婉拒,因為小朋友才4歲,但免疫治療要6歲以上才能開始做,在時間點上不建議,但媽媽一直逼迫,說快受不了,詢問得知小孩一生出來,皮膚就有明顯過敏和異常問題,到處就醫,不管是吃的、抹的、打針,能試的各種方法都試了,但小孩年紀還小,沒辦法配合,加上曾經發作很嚴重,導致80%的皮膚出現過敏、嚴重發紅,而且要好之前,皮膚還有長屑屑的情況,小朋友會抓到流血,被婆婆看到就會責罵:「我的金孫,你怎麼把他生成這樣子?怎麼照顧成這樣?」陳柏臣表示,這個媽媽壓力很大,於是到處問醫......
08-08 16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