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禁警告
本頁面涉及成人內容,您必須年滿18歲才能瀏覽。
返回首頁
進入

百年前珍貴影像全公開!《福爾摩沙》揭開美麗之島神秘面紗

《福爾摩沙》以繽紛的膠卷染色,呈現豐富多彩的影像。(圖/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)
《福爾摩沙》以繽紛的膠卷染色,呈現豐富多彩的影像。(圖/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)

國家影視聽中心在今年7月全面公開百年前的「現存最早關於台灣電影」,《福爾摩沙》作為目前現存、仍可觀賞,最早拍攝台灣本土影像的電影,拍攝時間推估為1920年代或更早!《福爾摩沙》的年代背景、跨國合作的規模都超乎想像,影視聽中心同步在最新發行的電影期刊《Fa電影欣賞》第203期:「百年膠卷與島嶼映像:關於《福爾摩沙》」專輯揭露研究成果,在觀看電影本身之外,相信會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奇與發現。

「福爾摩沙」源自於葡萄牙語的「Formosa」,過去曾是臺灣的別名,意指「美麗的」或「美麗的島嶼」。《福爾摩沙》的片名包含了這樣的歷史意義,與影像裡珍貴而美麗的時空:這部僅7分多鐘的紀實短片,捕捉日本統治時期,台灣的建築地景、風俗文化、農業自然、原住民族與殖民軌跡。透過綠色、褐色、藍色、黃色、橘色等繽紛的膠卷染色,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影像,亦反映著當時世界對「美麗之島」的理解。《福爾摩沙》現由影視聽中心典藏,秉持文物開放的精神,完整影片已在「TFAI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」官方Youtube頻道全面公開。

《福爾摩沙》是部僅7分多鐘的紀實短片,卻記錄下百年前的台灣珍貴影像。(圖/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)
《福爾摩沙》是部僅7分多鐘的紀實短片,卻記錄下百年前的台灣珍貴影像。(圖/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)

基於館際友好合作,1991年荷蘭電影博物館特別致贈《福爾摩沙》複製拷貝予影視聽中心前身——國家電影資料館。而當初究竟為何而拍?正片拷貝何時出品?現在又流落何方?《福爾摩沙》仍有許多待解之謎。在同步於7月甫出版,由中心發行的電影期刊《Fa電影欣賞》第203期「百年膠卷與島嶼映像:關於《福爾摩沙》」專輯中,學者井迎瑞、李道明、史惟筑等人的調查與研究顯示,除了回推今昔地景外,此片竟與荷蘭、法國、比利時、日本、美國都有關聯。而根據李道明的推估,這部影片可能的拍攝時間落在1917年,距今已超過百年歷史。

閱讀《福爾摩沙》的影像和研究專文,就像是用電影觀看台灣殖民歷史的切片。對此,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杜麗琴表示:「作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(FIAF)的一員,我們欣見『影像返還』已正式納入該聯盟於2025年新修訂的會員道德守則中。早在1990年代,前任館長井迎瑞即主動赴世界各地之電影資料館尋覓臺灣相關影像,可視為影像解殖的第一步。今日,國家影視聽中心持續以臺灣為主體,進行影像史料的考證與詮釋,並透過公開藏品的行動,將影像的話語權逐步歸還給臺灣社會,這是作為國家影音典藏機構無可迴避、義不容辭的責任。」

自今年起,影視聽中心也已正式向全球電影資料館倡議,呼籲返還1960年代以前與臺灣原住民族相關的早期動態影像。未來,我們期盼能對這些回歸臺灣的珍貴影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整理,正如本期《Fa電影欣賞》所展開的初步嘗試,帶領大眾透過早期影像,重建歷史記憶,並關注文化保存議題。

Live直播
#女孩好野 記者會Live/玉琳哥教南珉貞台語?!啦啦隊女神夢幻聯動|林襄 Yuri 一粒 南珉貞
廣告 - 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