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禁警告
本頁面涉及成人內容,您必須年滿18歲才能瀏覽。
返回首頁
進入

陪觀眾看100小時電影!蔡明亮「超狂計劃」啟動

李康生穿袈裟行走各國拍攝電影《行者》系列。(圖/汯呄霖電影)
李康生穿袈裟行走各國拍攝電影《行者》系列。(圖/汯呄霖電影)

國際名導蔡明亮電影行者》系列慢走12年、長征近10萬公里,橫跨台北、香港、東京、巴黎、華盛頓等8座城市拍攝;10部《行者》系列將首度於台灣全放映,並於今日(26)日啟動「行者十步」電影馬拉松的募資計畫。全台限量10場、各10小時的馬拉松放映,蔡明亮將全程陪同觀影及互動,打造一場大型沉浸式的行動藝術體驗。

《行者》系列靈感來自蔡明亮2011年與國家兩廳院合作之舞台劇《只有你》。在《只有你》之〈李康生的魚‧我的沙漠〉的排練中,李康生即興發揮近20分鐘的慢走演出,深深打動了蔡明亮,促使他將此緩步時刻獨立發展為一系列以李康生身穿深紅僧袍、光頭赤足行走的作品,這便是《行者》系列與舞台劇《玄奘》的由來。

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「行者十步」募資啟動。(圖/汯呄霖電影)
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「行者十步」募資啟動。(圖/汯呄霖電影)

《行者》系列包括:《無色》(2012)、《行者》(2012)、《夢遊》(2012)、《金剛經》(2012)、《行在水上》(2013)、《西遊》(2014)、《無無眠》(2015)、《沙》(2018)、《何處》(2022)、《無所住》(2024)。

2012年起,系列影片分別在台北、雲林、宜蘭、香港、古晉、東京、馬賽、巴黎及華盛頓等地取景,以玄奘徒步17年西行取經跋山涉水的歷程為核心,李康生光頭赤足、身穿3.5公斤重的袈裟,以極度緩慢的速度行走,長水泡、凍傷、或險些燙傷都曾經歷,李康生笑稱這個系列是一年一次的修行:「我每次穿上袍子都好像有一種責任或是使命感,我一穿紅袍就得吃素,就像我拍鍾馗畫臉那種感覺一樣,畫臉不能講話、回頭。」

蔡明亮分享說,拍《行者》的時候,自己也是行者之一:「這個計畫我把它當作出門旅行,跟一群好友一起乘搭長途飛機,飛往一個美麗的國度。到底會給觀眾怎麼樣的衝擊?我自己都很想知道。」電影馬拉松計畫將於5月至8月,分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、光點華山電影館、誠品電影院、內惟藝術中心映演。展覽「行者十步:蔡明亮」也將於5月17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開展。

 

廣告 - 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