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禁警告
本頁面涉及成人內容,您必須年滿18歲才能瀏覽。
返回首頁
進入

先生住院400天 瓊瑤含淚守病榻 :多殘忍的最終一段路

▲(圖/瓊瑤臉書

79歲的作家瓊瑤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,成為許多人的精神寄託,而捧紅眾多明星的她也備受外界關注,日前曾在臉書表態支持安樂死,昨(5日)又透露,先生已住院400天,自己從原先的「被保護者」成為了「保護者」,而想看見先生再次對她微笑都求之不得,她寫下:「鑫濤,我不知道你會躺多久,只知道你再也不會跟我說話,對我微笑了」。

瓊瑤在臉書上的一篇文章《一個美麗的微笑》中分享先生平鑫濤過去寫給自己的親筆書信,並表示,人置身於一個過去沒經驗過的世界時,才會知道原先經驗過的,那些以為稀鬆平常的日常事物其實非常可貴,她說:「當你活在一個沒有笑容的世界裡,你才知道笑容的珍貴!以前,多少笑容都是『平常』,多少笑容都是『當然』,多少笑容被我『忽視』,多少笑容被我『漏掉』!多少笑容,我甚至視而不見。現在,渴求一個笑容,卻難如登天!我呆呆的看著他,任我的心流血。鑫濤,我不知道你會躺多久,只知道你再也不會跟我說話,對我微笑了!我握住你已經變形的手,你會痛嗎?你會痛嗎?如果你不痛,我能不能告訴你,我每天都會笑,但是,我每天都在痛呢?」

她也對於不能向外界說先生重病的事實,感到無奈與悲傷,她說自己非常需要「醫生以外的支持」,也坦承在面對這件讓她深受打擊的痛楚時,自己的脆弱與無力,沒有人能帶給她幫助,崩潰後,淚水也只能自己收起來,並安慰自己,及自我鼓勵給自己力量,才能給予先生支持,因為重病的平鑫濤此刻最需要的就是她的支持,因而她強迫自己,再痛苦再悲慟,在面對病榻上的平鑫濤時,都要微笑以對。

▼瓊瑤在文章中表示,面對平鑫濤時,總將痛苦與淚水收起來,用微笑來面對先生。(圖/瓊瑤臉書)


因為先生重病住院,瓊瑤兩年間的許多時間都在醫院中度過,在醫院中,她常觀察其他的病患,以及照顧他們的人。她發現這些病患有一個共通之處,就是「沒有一個會笑」,她因而感觸良多,更加體會到了病患的痛苦,雖然他們的生命保存著,身體依舊存在,但是卻只是一個「軀殼」,身體與內心的痛苦皆無法透過語言和行為來表達,皺著眉頭的他們,也對於醫療行為毫無反抗能力。為此她感到辛酸,直言這一段生命歷程是「多麼殘忍的最終一段路」,尤其對病患家屬而言,也是沉重的痛苦與精神負擔,雖然身體上的痛楚由病患來承受,但是家屬卻往往陷入無法替他們承受痛苦、無法給予幫助及安慰的挫折以及精神折磨當中,陷入心靈的苦難。

▼瓊瑤表示在醫院中看見所有病患臉上毫無笑容,因而體會到了生命延續著,肉體痛苦卻無法表達的殘酷,以及家屬面臨親人生病時內心的煎熬與自責。(圖/瓊瑤臉書)


因為在醫院感受到這些種種痛苦,她曾在臉書上一篇《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》中支持安樂死,認為身陷磨難的病患該有決定自己生命去留的權利,而不是交給家屬來決定。已經立法通過的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將在2019年實施,但她仍希望安樂死能被立法,且不論如何,她也希望當她有一天身體已不堪負荷的時候,都能擁有決定自己生命的權利,不希望親人對她的愛,成為「自然死亡的阻力」。

▼瓊瑤曾表態支持安樂死,並希望將來有一天時候到了,親人的愛不會成為她「自然死亡的阻力」(圖/瓊瑤臉書)


對於生死,她更認為「生是偶然,死是必然」,因為生命的誕生起始於父母的無意與偶然行為之間,況且是由無數個偶然促成了生命的誕生。而死,卻是「註定」的事,即使對死亡都會感到悲傷,但是或許可以用另一個方式去看待死亡這個生命的必經之路。她認為用正確的方式面對死亡,才能釋放臨終前的痛苦。

▼瓊瑤認為用正確觀念面對死亡,能從臨終前的痛苦中解脫(圖/瓊瑤臉書)


雖然對於死亡抱有樂觀的認知,但對於先生目前重病,無法再給予自己任何微笑的處境,仍不免悲慟,文章中可見夫妻情深,她們在超過半世紀的婚姻中彼此付出與守護,而現在從被保護者轉為守護者的她,在病榻前回憶起過往幸福的時光,而如今這些時光卻因為病痛而不復存在,她難過問道:「是因為我們以前太揮霍,把幸福都用完了嗎?」在醫院探視先生回家後,瓊瑤堅忍的含著眼淚,寫下自己心中的痛。

▼瓊瑤在探病回家後,寫下自己與平鑫濤過往的回憶,以及往日不復存在的痛。(圖/瓊瑤臉書)


​▼瓊瑤先生平鑫濤過去寫給瓊瑤的書信(圖/瓊瑤臉書)


Live直播
【#靈能的挑戰】24小時馬拉松直播
廣告 - 請繼續往下閱讀